苗栗苗栗農地貸款自hexun新聞

大風電依托大電網 風電強國前景可期

企業軟實力2012年7月刊 8月初,正是新疆烏魯木齊最熱的時節,太陽火辣辣地直射這個高原城市,中午的氣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但對於新疆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公司副總經理傑素爾來說,這個火熱的夏天暫時還沒有給他和他的企業帶來熱火朝天、激情燃燒的氛圍,一排排風機部件罩著還未開封的塑料保護膜,寂寞地等待著遙遙的組裝日期。事實上,對於整個風電設備制造業而言,“我們正經歷著風電制造業的寒冬時期,這是行業重新洗牌與整合的時機,對金風不是壞事。”傑素爾的自信源於在這個行業多年的經驗分析與研判,他堅信風電的總趨勢和大方向的正確性,他努力嗅著春天解凍的氣息,並且堅信,短暫調整之後,風電的春天不會太遠。 打開金風科技公司的發展歷史,從起步發展、壯大到覆蓋國內市場、遭遇政策寒冬出走海外市場、再到國內回歸理智市場回暖,這傢在中國風電制造業打拼時間最長的領軍企業的故事與經歷,無疑可以清晰地折射出我國風電行業令世界瞠目結舌的發展速度與歷程。 1998年誕生的金風科技的前身,是我國第一傢國內風電設備企業,此後它“孤身一人”打拼瞭十幾年,才看到同行企業的誕生與成長。2000之後,國內陸續出現零星幾傢風機制造企業,到2005年之前也沒超過5傢。2005年似乎是風電行業的分水嶺,那之前,風電行業整體還屬於良性循環,那之後,風電制造商迅速增至四五十傢,惡性競爭拉開帷幕。此後,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提出使風電爆發式發展,而隨之而來的大規模脫網事件又將風電推進政策的寒冬。如今,風電進入全國統籌的棋盤,逐漸規范、有序。但如何讓風電回歸理性發展的軌道?我們需要怎樣的風電?風電的未來何去何從?不僅傑素爾在思考,風機制造商在思考,風電運營商在思考,電網企業在思考,整個產業鏈、行業上下遊都在思考。風電:光一樣的速度,風一樣的盲目 明明是風,卻正用光一樣的速度奔跑。我國風電從200萬千瓦到5000萬千瓦,隻用瞭5年。 國傢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在日前召開的國傢電網公司促進風電等新能源發展新聞發佈會上公佈,2006年以來,我國並網風電以85%的年均增長率步步攀升,到2012年6月達到5258萬千瓦,至此,我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風電大國,國傢電網已經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最大,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最快的電網。 風電飛快的腳步卻難掩曾經的無序與盲目。近日國傢電監會發佈的《重點區域風電消納監管報告》分析,部分地區風電開發規劃、建設時序不斷調整,風電項目規模和進度遠超規劃。以河北為例,該地區目前已投產、核準和取得路條文件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490萬千瓦,遠超過原規劃2015年達到1013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目標。另一個數字是4.95,從新疆到甘肅、從內蒙古到東北,很多風電場裝機容量幾乎都是由若幹個4.95萬千瓦組合而成。這是因為在2010年年底之前,5萬千瓦以下的風電場由地方審批,地方吸引投資與做大做強的沖動就反應在成千上萬個4.95萬千瓦中。 即便是風電場運營商自己,也不希望看到風電發展到這個速度。一位風電場負責人坦言:“發展太快不見得是好事。” 甘肅瓜州國投酒泉第一風電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懷英說:“2010年前裝機容量超過20萬千瓦的風電場僅有4傢,今年上半年已經有20多傢瞭。” 2010年前後,正是瓜州地區甚至整個甘肅地區風電發展的“黃金時代”。國傢剛剛確立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落戶甘肅,全國各地的風電開發商蜂擁而至,雲集瓜州這個以前並不起眼的小城鎮,動輒包下一層賓館。朱懷英至今還記得當年的盛況:“瓜州所有賓館都不夠住,房間從一晚40元漲到100元,還必須提前預定,那個火啊!當年甘肅的風電裝機還不足60萬千瓦,大傢都在想,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那得建到哪一年啊!誰知道速度太快瞭,沒兩年就上得差不多瞭。”今年以後,瓜州新上的風電場逐漸減少。朱懷英說:“大傢都看出來瞭,負荷就那麼多,通道就這麼大,現有情況下,僧多瞭粥就少。” 位於新疆哈密的新疆華電十三間房風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部主任黃建新同樣憂慮,他說:“近兩年,哈密地區的風電急速發展,十幾傢單位都看準瞭這個風區。如果隻有一兩傢風場,還比較安全可控,但如果風電太多瞭就不好說瞭。”曾經在火電廠安全部門工作多年的黃建新深知安全對電力行業的重要性,他從安全的角度思考速度問題:“如果一個地區像風電這樣不穩定電源的發展速度超過火電這樣的穩定電源,肯定會給電網帶來不穩定問題。”他擔心風場越來越多,都在同一個時段發電,負荷和電網都承受不瞭,最終都要受限。 “發展速度慢一些,上得質量高一些。”這是朱懷英對未來風電發展的希望,也說出瞭很多風電運營商的心聲。電網:一手牽著電源,一手穩著負荷 8月7日上午11時44分,新疆電力公司調度中心,調度員李靜坤打開電腦的AGC界面,直調的16個風電場和70多個火電水電廠的運行狀態與運行參數躍然眼前。在系統中,記者看到華電佈爾津石灘風電廠出力2.56萬千瓦,而此時正是風電出力較少而當地負荷較高的時段,因此風電場的參數多設置為“AUTO”(自動),意為有多少發多少。調度處楊永利處長說:“夏季還好調度,當地農灌負荷較多;如果冬季供熱機組一啟動,讓風電多發就要壓低熱電機組,但當地根本不讓壓熱電出力,因為供暖也是關系民生問題。當地能給風電調峰的電源少之又少,負荷還下降,大風一來,調度人員真想盡瞭辦法、愁白瞭頭。” 本地負荷小、靈活調節電源匱乏、而風電發展太快,這實際上是風電大省調度人員共同的煩惱。因此,“上得慢一些,質量高一些”也是電網企業的希望。 國傢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指出,2011年國傢電網經營區風電發電量較2006年增長瞭28.2倍,年均增長96%,已接近指數倍的速度達到706億千瓦時,甚至在東北一些地區,風電成為當地僅次於火電的第二大電源。2006年至2011年風電年均利用小時數1192小時,2012年達到2092小時,與歐美相當。盡管風電占全國電源裝機比重隻是5%,但我國風電裝機92%都集中在三北地區。從區域數據分析,蒙東、蒙西、甘肅、冀北4個地區風電裝機均超過500萬千瓦,占當地總裝機比重分別高達22%、21%、20%、26%,風電年發電量占用電量比例分別達到40%、12%、11%、9%,這一數字與丹麥、德國、西班牙水平相當。然而從信用貸款代償電網調峰能力比較看,卻是另一番情形。張正陵進一步分析,我國風電集中的“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以火電為主,且供熱機組比重大,燃油燃氣及抽水蓄能等靈活調節電源不足2%,調峰能力有限,冬季調峰尤為困難。反觀西班牙的靈活調節電源比例高達34%,是風電的1.7倍;美國高達47%,是風電的13倍。我國風電調度的壓力不言而喻。 為瞭最大限度地保證風電消納,國傢電網公司加快瞭建設的步伐,2006年以來累計投資風電並網工程458億元,建成風電並網線路2.53萬公裡,新建擴建變電站420座,保障國傢及各級地方政府核準的風電項目全部及時並網。 在優化調度方面,電網堅持以風電為中心安排調度運行方式,統籌安排火電、水電機組配合運行,最大限度消納風電。西北電網通過水電補償風電出力波動,東北、華北電網優化火電機組運行策略,實時監測供熱機組調峰能力。別小看調度界面風電場參數中那個不起眼的“AUTO”(自動),它的背後是電網企業的殫精竭慮和電力系統調度方式的深層變革。 在科研方面,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風電智能調度控制系統、風電檢測中心、風功率預測系統等一系列針對風電並網管理的最新科研成果陸續投入使用。為此國傢電網公司累計投入40億元,開展357項科研項目,在風電接入電網技術、風力發電及控制技術等領域開展大量研究,並形成瞭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掌握瞭新能源場站級監控技術,開發出綜合監控系統並投入實際運行,實現瞭風電可觀測;掌握瞭風電功率預測技術並廣泛應用,實現瞭風電可預報;攻克瞭風機並網運行控制核心技術,實現瞭風電可控可調。“可觀測、可預報、可控可調”,這些特質無疑會將風電引入常規電源的管理序列,讓隨性任性的風聽指揮、守規矩。協調:一方公正透明,一方友好優化 今年8月初,朱懷英收到瞭一份來自甘肅省電力公司調度中心對他的風電場7月份運行情況的綜合評分,他得瞭1700多分。分數增減有憑有據。朱懷英告訴記者:“風功率預測越準,加分越多;無功補償設備、風機單機信息上傳等指標都有不同的加分,如果是友好型風電場可以加200分。反之,如果預測不準,沒有低壓穿越設備等,也要被扣分。”雖然還是試行評分,但是朱懷英對分數很重視,“以後分數高、管理好的風場可以滿發多發,管理不善就要受限。以10萬千瓦風場為例,管得好可以發到12萬千瓦,否則可能降到8萬千瓦。”有瞭獎懲措施,風電規范管理將不再是一紙空文,而是和企業的利潤和效益直接相關。“我知道自己在哪兒扣分瞭,上個月我們的SVC設備沒通過驗收,現在我正找人調試呢,估計下個月我們的分數就上去瞭。”朱懷英說。 對於規范的管理模式,風電運營商舉雙手贊成。黃建新認為:“有標準才能更規范,讓大傢都在同一個平臺公平競爭。” 實際上,在我國新能源發展初期,設備制造標準缺失、門檻低,廠商品牌眾多,2009年以前生產的風機大都沒有低電壓穿越等國外標配的基本功能。很長一段時間,風電在標準和管理規范方面都是一片空白。國傢和行業標準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國傢電網公司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先後編制修訂瞭28項企業標準,涵蓋系統接入、調度運行、並網檢測等關鍵環節,形成瞭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編制出版風電場電氣部分典型設計,解決風電建設沒有規范、接入電網沒有標準的問題。同時積極參與風電行標、國標編制,編制行標33項、國標17項。 除瞭標準和規范的空白,風電場運行人員的專業知識與電力系統脫節的問題也曾深深困擾電網企業和風電場商。在風電發展初期,有的風電運行人員甚至不清楚什麼是電網的高峰低谷,不清楚電力系統需要實時平衡,也不知道損失平衡電網就可能出事故,甚至術語和參數也無法和調度部門相統一。風電場負責人也坦言:“發展太快瞭,最缺專業人員。”為瞭幫助風電場提高運行水平,電網企業編制風電並網服務指南,開展風電場運行人員崗前培訓,累計舉辦600餘次培訓班,培訓風電場運行管理人員近1萬人次。未來:構建大電網,承載大風電 甘肅瓜州城外,一片茫茫戈壁。然而當風機和鐵塔闖入眼簾,景色為之一變。750敦煌變電站撒出條條銀線,銀線旁邊是排排隨風悠閑地轉動著的白色風機,配上黃色的戈壁與火紅的落日,頗有“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 依托著條條電力外送通道,風電如同滾雪球般發展起來。當年甘肅750千伏線路還未開工,風電場商聞風而動,雲集河西走廊;去年新疆與西北聯網,新疆幾大風區又是一派火熱盛況。業內人士越來越瞭解,依托更大的電網,才能消納更多的風電,乘著外送的東風,風電才有飛翔的翅膀。 一組數據也證實瞭這點。今年5月14日,蒙東電網風電日發電量占比達到72%,其中二分之一風電電量由東北電網吸納;4月26日,蒙西電網風電日發電量占比達到28%,其中三分之一電量由華北電網吸納。 這樣的戰略也由我國電源與負荷特點決定。風電電源集中在三北地區,而我國抽水蓄能資源卻多集中在三華電網,將風電的不穩定性分散到全國大電網中,可以利用中東部電網的調峰資源平抑波動。就是利用這個原理,2011年華北、東北電網通過抽水蓄能增加接納風電量14.3億千瓦時。 風電的未來註定需要更大的空間和網絡承載。今年7月,國傢能源局發佈瞭《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國到2015年風電並網裝機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國傢電網公司已經開始全盤規劃電網輸送能力。 張正陵介紹,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發展思路,國傢電網公司完成瞭各風電基地輸電規劃,按照“先省內、後區域、再全國”三步走的原則安排風電消納市場,提出瞭各風電基地省內電網建設方案和區外消納電網方案,將“三北”風電基地和“三華”電力市場規劃為一個整體,為實現我國風電發展目標提供大電網平臺。 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韓豐進一步解釋,“按照由近及遠的原則,國傢電網公司系統地提出瞭不同水平年各風電廠的建設方案和區外消納方案。與風電基地相關的特高壓工程中有:哈密—鄭州,送出能力800萬千瓦,目前已開工建設;哈密北—重慶,去年12月上報核準;錫盟—南京,輸電能力900萬千瓦,去年12月上報核準;張北—武漢,輸電能力1000萬千瓦,正開展可研設計;酒泉—衡陽,今年12月上報核準申請。這些大區聯網工程建成之後,基本能夠滿足‘十二五’風電並網裝機1億千瓦的規劃。”8月13日,溫傢寶總理在《關於我國並網風電超過50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的匯報》上批示:“國傢電網公司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狠抓風電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關鍵環節,有效解決瞭風電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使我國並網風電躍居世界第一,成績來之不易。要再接再厲,完善制度和規范,加強統一調度和管理,積極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構建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高效配置、安全運營平臺,為我國新能源長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從“風電大網”到“風電強網”,前景可期。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9-28/146375247.html

台南信貸代償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js0iz5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