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被指房地產聯賽 16支球隊投資方均染指地產

  當前業內盛傳,中國平安以1.5億元拿下中超聯賽冠名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平安內部瞭解到,目前這一消息基本板上釘釘,預計本月下旬將對外公佈。

  在上海綠地入股申花俱樂部後,平安本次染指的將是一個徹底的"房地產聯賽"。據本報記者瞭解,平安的思路主要還是品牌的植入,借足球增加曝光度的做法與開發商們並無二致。

  平安的"足球情結"

  據媒體報道,中國平安是在擊敗瞭一傢實力強勁的車企後,取得中超冠名權的。此前,萬達集團[簡介 最新動態]從2011年開始冠名車貸台中豐原車貸中超,每年費用6500萬,三年冠名費高達1.95億。

  隨著萬達[簡介 最新動態]冠名中超的合同在2013賽季到期,中超公司(中超聯賽股份公司)很早就啟動瞭新一周期的中超聯賽冠名合作談判。中超公司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新賽季中超聯賽單季冠名費起價1億元,目前正與包括萬達在內的3傢企業就此事洽談。

  "這個時候,無論誰成為中超聯賽的贊助商,都是值得的。因為從更長遠看,足球產業處在逐漸升溫的階段。"全攻全守體育管理(北京)有台北市融資貸款限公司總經理楊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3中超商業價值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08年,中超公司收入1.68億;2009年,由於反賭掃黑風暴的出現,當年中超公司的贊助收入銳減,收入為1.3億,這一相對疲軟的態勢一直延續到2012年;2013年,隨著環境的明朗,贊助商對中超聯賽的前景開始看好,中超公司收入達到3.7億,幾乎比2012年增長瞭一倍,凈利潤達到1.19億。

  在中超聯賽走過最為艱難的時期後,各俱樂部也紛紛加大資金投入,聯賽觀賞性有所提高,80後、90後日益成為核心球迷,再加上廣州恒大[簡介 最新動態]在亞冠聯賽中的出色表現,中超聯賽的品牌價值越發受到重視。

  盡管萬達集團三年冠名的營收狀況尚無公開數據,但有知情人士表示,足球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考量的產業,

  並非以單純的投入產出比來計算,"因為作為第一大球,贊助商(在足球上)所獲得的收益更多是品牌影響力、傳播的廣告價值以及享受優惠的政策等。曾經投資俱樂部的萬達就是如此。"

  如今"接棒"萬達的中國平安,其與足球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

  1997年1月,中國平安從深圳市體委手中接過瞭深圳足球隊,當時的深圳足球隊正在征戰甲B聯賽。就在當年年末,深足沖上瞭甲A,這令"平安保險"聲名鵲起。

  當時的中國平安,還是深圳的一傢小保險公司,深足的成功也將平安的名字帶向大江南北。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品牌宣傳。

  而在接手後的最初幾年,平安雖投入巨資,但不見產出的現實也令平安內部出現分歧,2000年之後,平安逐漸減少瞭對球隊的撥款,2001賽季,平安開始與多傢企業談判,準備出手俱樂部。2002年12月底,順利重組並完成轉制的健力寶從平安的手裡全資收購深圳足球俱樂部。

  但平安並未放棄足球這一品牌宣傳載體。2009年,更名後的平安銀行就曾提出1200萬的預算案,欲買深足冠名權及胸前廣告,但該方案最終未成行,有猜測稱,深足狀態不佳,令平安打瞭退堂鼓。

  2010年,平安銀行再度向足壇發起進攻,這一次瞄準的是上海申花,而正當"平申戀"欲修成正果之際,反賭打假風暴席卷瞭上海灘,謹慎的平安最終放棄瞭上海申花,"平申戀"流產。

  如今平安卷土重來,瞄準的則是中超聯賽的冠名權。對於冠名權的具體內容,平安一位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可能主要還是品牌的植入,以此增加品牌曝光度。

  但本報記者同時從權威渠道瞭解到,目前在國外出現瞭一種足球彩票的"新玩法",中國平安拿到瞭這一"新玩法"的大陸代理權,臺灣地區的代理權則同樣由該地區的一傢金融業巨頭獲得。目前的消息是,中國平安正在和國傢體育總局溝通,將這一足球彩票"新玩法"落地。對此,中國平安方面回復本報稱,尚無該方面信息。

  "房地產聯賽"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此次染指的將是一個中國"房地產聯賽"。

  2月6日,上海綠地足球俱樂部舉行媒體見面會,正式宣佈原上海申花隊更名為上海綠地申花隊。

  上賽季中超聯賽結束以後,申花方面出現瞭嚴重的資金問題,一度有傳言稱俱樂部準備移師雲南昆明。直到1月30日,綠地集團斥資1.5億元收購申花,投資人朱駿在入主申花7年後離開,申花最終也得以留在上海。

  從上海申花到上海綠地申花,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俱樂部名稱變更,更是中超聯賽的一次"蛻變"--中超徹底成為"房地產聯賽"。在此之前,上海申花是中超唯一一傢沒有房地產背景的足球俱樂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當前中超16支球隊的投資方中,超過10傢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其餘的也都涉足房地產領域。

  "事實上,其他這些投資者也並非隻涉及地產行業,多是涉獵多個領域。"有投資者表示。

  以2013賽季中超聯賽最終積分榜為例,冠軍廣州恒大自不必說,亞軍山東魯能的東傢魯能集團,其主要業務為電力和房地產,季軍北京國安的東傢中信集團,業務涉及金融、地產、能源。

  以黑馬姿態出現在積分榜第四名的貴州人和,其東傢人和商業的主營業務是以地下商城開發為主的房地產;大連阿爾濱排名第五,其東傢大連阿爾濱集團,主要業務為房地產、機械化工石方工程;排名第六的廣州富力,其東傢富力集團是一傢房地產企業。

  排名第七至第九的是上海三兄弟:上海申鑫東傢上海恒源集團,主要業務為礦業、房地產、金融服務;上海申花"失守"後,如今的東傢綠地集團是一傢房地產企業;上海上港的東傢上海東亞集團,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體育文化、賓館酒店、商務貿易。

  進一步梳理,可以發現從第十名到第十四名,以及已經降級的兩支球隊,乃至剛剛"沖超"成功的兩傢俱樂部,全部具有房地產背景。

  中超成為"房地產聯賽"背後,"隻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足球"的調侃已被反過來說:足球才是房地產的金字招牌。

  2010年3月,恒大集團以1億元人民幣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2013賽季,廣州恒大贏得亞冠聯賽冠軍。從接手俱樂部到問鼎亞洲,據粗略統計,恒大集團投入足球近30億元。在足球的招牌下,2009年,恒大地產進駐瞭全國25座城市,而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這個數字變成瞭140座,最終在2013年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

  恒大模式在中超引發瞭新一輪的投資風潮。在傳統強隊山東魯能大手筆引援後,綠地集團的加入,正式標志著中超聯賽開啟"土豪模式"。作為以房地產為主業的特大裝潢裝潢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車貸利率試算表excel信貸年息型企業集團,綠地集團2013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3000億元,財力尤勝恒大。2月6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綠地集團公開承諾,三年內要給上海足球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球隊"該花的錢絕對不會省"。

  "雖然這些錢對於投資者不算什麼,但商業就是商業,還是要有所回報的,尤其是在中國足球的上升階段,品牌價值的提升空間與速度自然也是最大的。"上述投資者認為。

  當然,並不是誰都能成為萬達與恒大,但都在成為它們的路上。

  報告顯示,2013年,中超俱樂部虧損2.64億,創下瞭歷史新高,不過,盡管如此,2013年各俱樂部總體的收入還是較以往有明顯的增加。這說明俱樂部的大筆投入,確實有瞭一定的產出。

  16傢俱樂部中,有14傢虧損,隻有恒大和遼足兩傢盈利。其中恒大盈利8590萬元,遼足盈利1795萬元。其中虧損最多的俱樂部為富力,虧損額為1.5349億元。

  "不過,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這點錢並不算什麼。"一位體育產業投資者認為。業內也普遍認為,投入產出比不能光看數字。"若中央臺、地方臺、各大媒體做一個半小時廣告的話,那得多少億?但一場比賽,有幾十傢電視臺現場直播,上百傢媒體報道。這是無法用收益去衡量的。"有專傢表示。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4-02-10/0905391240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js0iz5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